星期四, 3月 15, 2007

回覆:播下希望的種子

事緣是青年部長譚志恆先生在大年初一找我寫一篇對池田先生在《紫荊》雜誌其中一篇文章的感想,這麼巧,我選擇《播下希望的種籽》,大師兄,我們果然是有同一的心意,哈哈!

藉此與大家分享

「播下希望的種籽」(紫荊雜誌 189期,第37)讀後感 植尚文

文中提到孩子的笑聲是對抗「核武器威脅」的希望力量,可看出池田先生對於戰爭有著深刻的感受,並且洞察到未來是建立於孩子的手中,如何構築未來的和平關鍵在於能否保存這些孩子的笑聲。

在香港,孩子雖然不曾受到戰爭威脅,但社會環境所來的壓力是不可避免,在資訊「氾濫」的年代價值觀不停地改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對不同程度的衝擊,笑聲亦未必比浴於戰爭火海的孩子為多,因此香港的成年人同樣肩負著為孩子帶來幸福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大使命。筆者相信池田先生的恩師戶田先生對青年人的真誠、信賴及關心的行動是成功的方程式,過程雖然漫長,但為保存社會持續發展力量的希望,這種生命交流的行動是必須堅持的。

「播下希望的種籽」要先從學習「關心」開始,正如池田先生所講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及指導。打破以往家長式訓導的敝病,學習傾聽,並貫注希望及勇氣給予青少年,使他們學習到自他生命同樣擁有值得珍重的地方。筆者認為當大家同樣地認知到希望的泉源在於學習關懷別人的行動開始,便會感受到池田先生以保護孩子笑聲來建立和平的心意。